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新闻中心  暑期三下乡实践队

戏韵连心,非遗传情

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进一步发扬并传承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7月4日,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赴三明市、永安市“石榴籽”实践队来到永安市槐南镇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结合采访、参观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关槐南杂剧作场戏调研和学习。杂剧作场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永安市槐南镇杂剧作场戏是福建宋代杂剧的活化石,为中国戏曲史上宋杂剧的研究缺失填补了极其重要的空白。

团队首站来到槐南镇杂剧作场戏张大阔公大戏台。在戏台内,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对于杂剧作场戏的介绍,通过参观杂剧作场戏戏服、道具展品、剧目人场全本手抄本等,系统地了解了槐南杂剧作场戏诞生及发展的曲折历程。

紧接着,团队成员对杂剧作场戏传承人黄圣君老师进行了采访。黄老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躬身力行,就杂剧作场戏的起源、传承情况、发展以及杂剧作场戏剧目与演员做了详细的介绍,并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一段太白金星的经典唱段,让队员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杂剧作场戏的独特文化色彩与魅力。

对于杂剧作场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,队员们查阅了相关资料,集思广益,通过对杂剧作场戏道具以及戏台的调研,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杂剧作场戏浓郁特色的相关文创产品,让优秀的非遗文化“活”起来,发挥文创产业发展与先进文化发扬的引领作用,为以创新设计演绎传统戏韵,用文创力量传承非遗文化。

通过本次实践活动,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槐南杂剧作场戏,提高了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以及继承传统技艺的意识,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,推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播,支撑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。

3.jpg

(青年通讯社  文/张心怡  图/石榴籽实践队  核稿人/张丽源)


  通讯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50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团委学生会 邮编:350002

技术支持: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团委学生会 我要投稿

Copyright©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.